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在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中,继续保持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九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上升为第七位;蝉联全国市辖区GEP首位。
1.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联防联控有力有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举措,成功打赢多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守护全区160多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健全完善扁平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核酸检测、混管追阳、流调溯源、隔离转运、院感防控等各方面能力有效提升。在全市率先开发应用疫情防控“天冠”系统,高效服务管理“应检尽检”重点人群、来吴返吴“落地检”人群和居家健康监测管控人群。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成投用同达方舱准定点医院、吴中人民医院盖睿互联网医院,全区发热诊疗体系日最大接诊能力达1.87万人次,提升扩容公立医疗机构内科诊疗收治能力,最大程度保健康防重症。防控举措精准适度。全面落实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切实解决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的实际困难和群众就医买药等生活需求。守牢南环桥市场疫情防控和承压保供双防线。成立“保生产、稳发展”工作专班,出台暖企纾困10条、支持服务业纾困22条等措施,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91.7亿元。经济韧性不断凸显。主要经济指标在承压下探后快速修复、稳健攀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4亿元、增长1%、同口径增长5.5%,增速全市第一。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400亿元、增长7.6%,增速全市第一;工业投资125亿元、增长18%,增速全市第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3.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亿元、增长0.5%。
2.坚定不移做强产业,实体经济砥砺奋进。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出台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系列政策,“3+3+3”产业跑出“加速度”。主导产业势头更劲,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增长25%,成为我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产业规模620亿元、增长22%;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实现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增长43%。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劲更足,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增长18%;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产业规模196亿元、增长28%;节能环保实现产业规模180亿元、增长20%。特色产业发展更靓,中国信通院江苏分院成功落户,实现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营业收入60亿元、增长2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实施“重点项目提质年”行动,3个省重点项目全面开工,41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826.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218.6亿元,其中,31个新开工市重点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250个区重点项目总投资195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507.9亿元、增长12.9%。招商引资加速成势。成功举办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第二届工控中国大会等高规格活动,组织赴日本、德国、法国开展境外招商,新注册产业项目176个、备案总投资511亿元、增长21%。顺利落地时代新安、聚微生物、海通智能等17个10亿元以上项目。
3.全面深化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激流勇进。创新生态更加优质。抢抓“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在吴中交汇叠加历史性机遇,科学规划十大科创园区,大力实施十大创新工程。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93亿元、增长12.2%,增速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50亿元、增长10.1%。发明专利授权量3600件、增长89.3%。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创新主体更加壮大。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20家,新招引创新型企业133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81家、省民营科技企业702家。完成智改数转项目821个。新增上市企业2家、过会1家。凯博易控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科沃斯获评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银奖,汇川技术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浪潮智能入选省级示范智能工厂。省、市“独角兽”培育数量同比增长均突破100%,追觅科技、天瞳威视上榜胡润研究院2022年全球独角兽。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清华专项创新中心、硅谷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载体签约落户。新增国家级科技创业孵化载体2家、省级3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新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6人,新增姑苏领军人才项目64个、增长94%。
4.全力以赴破局解难,改革开放与时俱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纵深推进“1+9”综合改革,出台优化开发区与所属镇(街道)管理体制、经营性用地上市、产业招商和政策兑现等文件;招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2+3+N”招商体系高效运转。全面完成中心城区管理网格划定和职能上图,完成14.4平方公里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529公里道路实现建管养一体化。完成4家供水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企业经营权整合,完成全区3106公里污水主次支管网产权移交工作。59所公办中小学全部纳入区级管理。成立卫生健康发展中心、质控中心,“2+4+14”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优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投资决策、人事薪酬和审计三个委员会,新成立产投集团,六大区级国资集团全新亮相。经开国控获评首家3A级信用企业。“放管服”改革蹄疾步稳。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通用”“一网统管”改革扎实推进,企业开办全程0.5天。行业许可“一业一证”全面推行,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完工即验收、交验即发证”审批服务全面优化,新供地项目“拿地即开工”占比超70%。开放融合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东盟—中日韩“10+3”合作论坛。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新增注册外资9亿美元、增长11%,实际使用外资3.51亿美元;完成进出口额100亿美元、增长5.7%,增速全市第二。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市域一体化,与毗邻的吴江区、姑苏区、工业园区、虎丘区签约建立协同发展机制。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完成拆迁58.6万平方米、腾退盘活土地1760亩,甪端新区完成拆迁74万平方米、腾退盘活土地2220亩。度假区成为首批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经开区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评排名中跃升至第25位;高新区入选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
5.坚持不懈统筹融合,城乡建设齐头并进。规划设计更显质效。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自然资源部批准。深化各开发区空间规划,太湖新城优化提升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郭巷片区、甪端新区等城市设计和片区更新全面启动。推进拆迁清零暨产业用地更新三年行动,拆迁清零项目340个,腾退土地8500亩。落图落地10万亩工业用地保障线。城市建设更增实效。东太湖隧道、通苏嘉甬铁路等项目启动建设。独墅湖南隧道、东环南延二期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新辟、优化公交线路37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00个。完成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10个,加装既有住宅电梯51部,新、改建口袋公园10个。建成防洪闸、排涝站20座,加固堤防5.5公里。完成16个自然村、1991户天然气开通。坚持专项攻坚、重点推进和全域推进相结合,扎实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乡村振兴更见成效。新增高标准农田4474亩,碧螺春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获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新增国家、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开展村镇老旧工业载体更新改造,开工项目面积超40万平方米,村均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766万元,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新增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2个、示范村11个,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东山双湾村等3个村庄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评全省唯一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
6.矢志不渝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进。污防攻坚持续推进。全力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件整改。实施空气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PM2.5平均浓度27.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79.5%。深入推进太湖“五位一体”管理,连续15年实现安全度夏。启动澄湖地区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开工澄湖西岸岸线整治工程,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创新构建区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新增林地695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32.8%、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2.7%。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有力应对历史罕见干旱,启动东山、光福、金庭引水上山工程及漫山岛供水工程。新增污水管网148公里,50个小区管网纳入长效养护。整治劣Ⅴ类水体58条,疏浚整治河道113条,建设幸福河湖50条、生态河道41条。生态价值持续凸显。加速太湖生态岛建设,碳汇林、环太湖湿地带等18个项目开工建设。“苏州太湖生态岛农文旅绿色低碳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入选国家第二批EOD模式试点,全省首个综合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顺利落地。全面启动“一岛一案”,完成37个太湖岛屿保护利用规划。率先开展“一山一策”,划定全区山体本体保护线和协调控制线,启动25个主要山体保护修复利用和环境整治。
7.凝心聚力改善民生,群众福祉日益增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新增企业参保2.1万人、住房公积金缴存5.3万人。向困难群众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超6500万元。购买人才住房1020套,新开工安置房2222套,交付安置房914套。完成33个安置小区不动产首次登记,新增个人不动产登记8743套。荣获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天平中学、独墅湖中学等8所学校建成投用,甪端新区星泽实验学校、太湖新城高中等10所学校开工建设,16所学校完成照明改造,68所学校完成空调安装。高考600分以上考生数同比增长300%,本一达线人数超1000人。“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民办学校学生数占比压降15%。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开工建设。北京西苑医院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落户临湖,征地拆迁、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市立医院总部一期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三角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成功落地,香山舟山村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投用。成功举办“环太湖1号”万人马拉松赛,获评全国围棋之乡。吴中智慧科技养老生活体验馆、木渎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980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普惠托育体系建设”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发掘塘北遗址,填补苏州文明探源空白。完成国家首批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光福“冲山”获评省红色地名。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下降69.2%、60%。深入推进“平安吴中”建设,完善动态巡防体系,“两抢”案件100%告破,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6.8%、14.6%。深入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中央、省信访联席办交办重复信访化解率100%。设立网上信访“人民满意窗口”、群众满意率97%。深入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办结满意率100%,建立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连续九届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区”。
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定期开展集中学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93件、政协提案158件,办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00%。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63件,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率100%。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贯彻落实“镇债县管”要求,统筹做好开发区、乡镇债务总量管控、预算管理、用途管制和投融资备案,刚性完成隐性债务化解、平台公司压降任务。全面推进审计全覆盖。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335家单位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主办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支持
备案:苏ICP备10060399号 网站标识码:3205060031
公安部备案号: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