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 吴中欢迎您! 用户登录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img

苏州市吴中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苏州市吴中区政务服务中心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苏州日报】石上开“花” 山边小村故事多
发布日期:2021-09-22 09:51:16  来源:吴中区木渎镇浏览量:

□苏报采访报道组

村庄名片

吴中区木渎镇

善人桥村

善人桥村位于吴中区木渎镇西,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现有21个自然村,1116户村民,在册人口4754人,村党委下辖5个党支部,党员152名。该村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吴中区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秋风渐起,天气渐凉,又到了吃藏书羊肉的季节。循着大木桶里飘出的香味来到吴中区木渎镇善人桥村,在品尝传统乡土美食的同时,更能惊喜地感受到这座被丘陵环抱的小村庄发生的喜人变化。

引擎轰鸣,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的苏坦谷越野公园里人气“爆棚”,可以在穿山越岭间来一场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拿起工具,体验砚台山下传承千年的澄泥砚雕,触碰巧夺天工的江南工艺。

“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也让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出的经验,有了落地成景、并转化为富民强村实践成果的最佳契机。”善人桥村党委书记钱明说,善人桥村正依托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蓄力深挖地域文化,阔步走上“农文体旅”融合发展之路,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讲好“羊”故事

擦亮“金招牌”

到了饭点,善人桥村大大小小的羊肉馆前,食客络绎不绝。

羊肉汤原是农家秋收后的进补佳品,如今,操着各地方言的人们慕名而来,都想在这个藏书羊肉的发源地,捧一碗泛着油光的乳白色羊汤,再来一盘红烧羊排大快朵颐;同时,善人桥村的老老少少也随着秋风的脚步走街串巷,靠着这碗羊汤开店谋生,甚至远在北上广都可以听到熟悉的乡音。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人就开始卖羊肉,到了2000年前后,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在外开店。”村民周三省在路边经营着一家羊肉店,据他回忆,最早村里人是骑个小车载着羊汤叫卖,后来,更多人“全家出动”,选好地段开出一家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勤劳肯吃苦的人家,每年收入可超百万元,赚五六十万元的比比皆是。”周三省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村里有超过1/4的村民经营羊肉店,总数超过300户,保守估计,仅长三角地区打着“藏书羊肉”招牌经营的羊肉店,不会低于两万家。“藏书羊肉现在只是品类而不是品牌,品牌是有价值的。”在钱明眼里,对藏书羊肉非遗文化的粗放式经营,导致了藏书羊肉品质良莠不齐,更不能聚合成品牌营销的合力。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和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老字号“触电上网”,焕发新的生机,这也给善人桥村提供了一条激活传统美食的新思路。

“为什么不能在城市最核心的商圈开设旗舰店来让我们的优质农产品亮相呢?藏书羊肉也要借着网络的东风,用语言和镜头讲好一只‘羊’的故事。”钱明表示,善人桥村正在积极筹划推进藏书羊肉的品牌化经营,统一打造品牌形象、规范传统烹饪手法、深挖美食背后故事,并积极开发羊肉礼盒等衍生品,提高美食的附加值,全力助推藏书羊肉产业做大做强。

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闭塞村庄重焕生机

戴上头盔、穿好马甲、绑好护膝,拧动油门,随着发动机的轰鸣,轮胎卷起的泥浆也许会让你满脸狼狈,但平日工作生活中积攒的压力也会随着摩托在坡谷间的上下颠簸起伏而烟消云散……手机上打开某热门短视频应用软件,英姿飒爽的男男女女跨上霸气威风的越野摩托的画面,总是令人心动不已。

不用奔赴远方、不用跋山涉水,这样一个可以尽情挥洒汗水和激情的运动项目其实就在善人桥村一侧的陈家岭和上官山区域。借助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近年来,善人桥村与驻扎在此的某部队结成党建联盟,一方面加强山区环境管理整治,另一方面也让这片原先略带神秘气息的丘陵“活”起来。

从今年6月1日试运营开始,这个备受户外运动爱好者追捧的“苏坦谷”休闲体育运动公园就凭着硬朗的户外风格和独特的硬核内容在网上“一炮而红”。目前,“苏坦谷”已经是某热门短视频应用软件苏州市公园人气榜的第一名,关注度超过2000万人次。

事实上,这个核心区达2000亩的越野公园,原是陈家岭和上官山两个自然村村民每天进出村庄的必经之地,崎岖的山路也许适合越野,却阻隔了村民回家的步伐。为此,2017年,善人桥村对两个地处山中的自然村进行整体动迁,村民们收获便捷的同时,也给村庄打开了“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大门。

“‘苏坦谷’的人气出乎意料,在客流高峰时,餐饮和住宿等配套服务跟不上发展节奏。”钱明表示,两个自然村村民搬走后留下的民房,就成了善人桥村进一步丰富业态、强化配套的最佳载体。

目前,更靠近越野场地的陈家岭有民房23栋,善人桥村计划将其打造为集餐饮、娱乐、办公为一体的旅游集散配套中心;北侧的上官山地理环境更为僻静,未来将基于18栋民房建起特色休闲民宿,为长三角地区的市民“离尘不离城”的出游提供又一处选择。

除了陈家岭和上官山之外,“苏坦谷”项目涉及的另外四个自然村沿藏北路南北分布,他们在该村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版图中,也有着明确且独特的产业定位:蒋家场将聚焦户外越野运动,羊家场“业如其名”依然做好羊肉产业,钱家场继续壮大非遗文化产业,下官山则将大力发展藏书特色花卉苗木产业。

“我们将持续深化特色田园乡村的打造和申报,突出各自然村的产业特色,并用创建成果赋能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实现全村‘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美好愿景。”钱明说。

兼顾精品化亲民化

非遗文化发展后劲足

方寸之间,有天地四季;落墨之余,现生命百态。小小一方石块,在善人桥村的能工巧匠手里,却能做出江南文化“大文章”。

早在汉代的古籍中,灵岩山就被称作砚石山。明清时期,吴门砚雕更是“名闻朝野”,为文人所推崇。在善人桥村的澄泥石砚刻大师们手里,冰冷的石块被注入了高雅的灵魂,虽然小众,但依然是传统文化爱好者眼中,江南文化最唯美的表达。

“想不到石头上也能开出‘花’。”前些年,当来自善人桥村的张涛把砚雕作品《富贵牡丹砚》放到上海浦东机场展出时,许多过往的中外游客发出这样的感慨。

90后的张涛是澄泥石刻新生代艺术家、东吴匠师新秀。出身于澄泥石刻世家的他,父亲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文彪。张涛自幼就为澄泥雕刻吸引,凭着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慧眼独具的美学眼光,将秀美江南和寓意丰富的物象融入到雕刻作品中,设计了许多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在善人桥村,还有很多像张涛这样的砚雕砖雕从业者。虽然砚台已远离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但也不妨碍人们对江南文化的喜爱——经善人桥村能工巧匠们的手,朴素的石块展现或粗犷或柔婉的韵味,成为登堂入室的收藏品。

厚重文化,也有亲民表达。善人桥村还有很多年轻的匠人用前店后坊的形式传播推广着石刻文化,受到很多学校、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欢迎——游客可以进入工坊,亲手体验基本的拿石、推刀等工艺,亲切的互动和亲民的价格,让石刻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钱明表示,未来,在陈家岭打造的旅游集散配套中心中,善人桥村将辟出专门的区域对澄泥石刻进行展示,用“农文体旅”融合的形式,支撑全村非遗文化走得更远。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支持IPV6
备案:苏ICP备10060399号 网站标识码:3205060031 公安部备案号:32050602010344